忍者ブログ
基本的には中国語に関する自分用の覚書
| Admin | Write | Comment |
フリーエリア

中国語ラジオ放送


孫燕姿出演のラジオ放送

Powered by NINJA TOOLS








カレンダー
03 2024/04 05
S M T W T F 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最新記事
(07/30)
(07/22)
(07/21)
(07/21)
(07/21)
プロフィール
HN:
ぐいはお
性別:
非公開
バーコード
ブログ内検索
×

[PR]上記の広告は3ヶ月以上新規記事投稿のないブログに表示されています。新しい記事を書く事で広告が消えます。

2009-07-12 14:13:29《新民周刊》
 
在1955年至1995年的40年间,
日本成年男子的平均身高差不多长了9厘米,
这里面蕴藏着日本青少年身高成长的两个“秘密”。

撰稿·赵坚

常有国人把日本称为“小日本”,
如果这个“小”指的是国土狭小,
那么明治以来日本的国土结构并没有多少变化,
比起中国来,依然还是“小日本(国)”。
但如果是指其身高的话,晚清中国男人的身高
确实比日本人平均高过10厘米,
称其为“小日本(人)”不算过,但如今状况已发生
逆转——日本成年男性的平均身高已超过中国成年男性1厘米。
这一变化令人沮丧,却不得不给他们摘掉“小”的帽子了。
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究竟是什么?笔者刺探了其中的“秘密”。

40年9厘米

据日本较权威考古机构和官方文部科学省的“生体计测”、
“学校保健统计调查”等资料,笔者折中了各类数据之间的微幅差异,
制成表1,明治以前多为遗骨探测,或有不值凭信处,
明治以后多为调查统计,应可采信。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日本人的祖先绳文人个子不高,
仅159厘米,而差不多同时期,在江苏高邮发掘出的一座
6000年前古墓群里,近300具男性遗骨被推断估算出的身高
接近170厘米。如果这300位江苏高邮人能代表国人祖先的话,
那么当时的中国男人要高出日本绳文人10厘米。

接着,从表1可以看出,弥生人突然长高了。
据日本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分析,当时从朝鲜半岛涌进大批高个子的
“渡来人”,数量估计达到“成千上万”,而当时绳文的总人口
还不到8万(据推算为2900年前),“渡来人”及其后裔成为弥生人的主流。
再后来,弥生人和岛上先民绳文人通婚,据当代遗传科学家考证,
日本人的Y染色体(父系来源)多来自绳文人,据笔者推测,
这可能就是为什么从镰仓时代开始,日本人的身高又返回到绳文时代,
并将这一状况一直持续到明治末年的20世纪初。

日本从14世纪开始到19世纪下半叶,男子的平均身高都在157厘米,
400余年几乎没有变化,而从明治维新以来一个半世纪,
却达到170.7厘米(据1993年统计),增幅超过14厘米,
增长率几乎和高头大马的北欧斯堪的纳维亚人一样。
而据2000年统计数据,中国成人男性的平均身高为169.7厘米。

如果再细看就会发现,最近100余年来,日本男子身高发展幅度最大的时期
是在1955年至1995年的40年间,差不多长了9厘米。笔者认为,
这40年的9厘米才真正蕴藏着日本青少年身高成长的“秘密”。

两大秘密武器

根据科学家的考察,在地理、气候条件大致不变,
也没有大量与外族通婚的情况下,影响身高发展的主要因素有遗传、
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等因素。遗传因素大约制约影响25%的身高发展,
生活习惯(如运动)也大约可以左右1/4发展趋势,而食物结构是影响
身高发展的主要因素。笔者以为,遗传基因规定了身高发展的幅度,
在这个基本幅度内,如营养不良和缺乏运动,会严重影响生长
荷尔蒙的分泌,从而导致青少年时期发育不良,限制身高发展;
反之,发育期内的营养平衡、运动适度,就能最大限度地调摄生长荷尔蒙分泌,
达到遗传基因所设定的最大身高幅度。

明治22年(1888),山形县鹤冈市一座寺庙的主持和尚,
开始给当地小学的贫困学生提供免费午餐,这一善举很快在民间得到响应。
昭和7年(1932),日本政府动用国库,向全国学校的贫困在校生提供“给食”。
这就是日本中小学的“给食制度”。战后,1954年,日本政府通过并颁布了
共4章14条的《学校给食法》及其“施行规则”,将“给食”提到“食育”的高度,
立法规定其为义务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给食法》其后经过14次修改,
实施至今。如今日本每个地区,都有“给食中心”,专门制作学校的饭菜。
每所中小学,至少有一名持有国家考试“营养士”执照的“营养教谕”
(专职营养师),负责配置管理学生的营养摄入。记得笔者的女儿就读日本学校时,
每个月末都会带回一纸“一月献立表”,写明下个月每天的食谱,
除了必有的牛奶、蔬菜色拉之外,每日的主食都有变化,如面包、
米饭和各类菜肴。“立”是所立计划(菜单)的意思,“献”就是向家长
“献上”的意思,这显然是个让家长非常“窝心”的和式词汇。

给食制度具有很多优点,最重要的是保证学生在校摄入配置平衡的营养,
有利于健康地发育成长。根据日本总务省的统计,2004年17岁到20岁的男性学生,
平均身高171厘米,平均体重65公斤,正好达到BMI(BodyMassIndex身体质量指数)
的最适标准22(标准范围:18.5-25),所以在日本学校很少见到肥胖的孩子。
日本学生吃同样的饭食,穿同样的校服,多少摆脱了家庭贫富所带来的自卑感
或优越感,较早养成日本人所特有“集团意识”。给食制度确定以来的40年,
恰是日本17-20岁年龄层身高增速最快的40年,这大概不是“巧合”吧?
因此,笔者据此断言其为日本人长高的“秘密”之一,大概不为“过言”吧?

日本从明治维新开始,立志改善国民体质,作为强国运动的根本部分,
注重普及体育设施,使体育馆成为每所学校的基本构成。如今,无论是喧嚣的都市,
还是僻远的乡村,只要是公立学校,就一定会有一座体育馆,连带游泳池的学校体育馆
也随处可见。究其原因,除了食物结构改变之外,最大的恐怕是体育运动的普及了。
而体育运动的普及,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公共体育设施的普及。据介绍,日本每250人
就拥有一个如学校、体育馆、公民馆之类的公共设施可进行体育锻炼。

以笔者女儿为例,她旅居日本6年余,从小学四年级到读完初中,
正好经历了主要身体发育期。她参加了学校和地区的篮球队、排球队,隔天训练,
经常参与各类比赛,结果身高170厘米,远远超过她母亲,差不多能和笔者比肩,
笔者将其归因为“大多来自运动的结果”。由于体育设施在日本中小学校的普及,
笔者女儿的经历大概并不属于罕见的个例。日本学校具有比较完备的体育设施,
以及对体育活动的制度性重视,可以说是100余年来日本青少年身高
大幅成长的另一“秘密”。

不过,从表1的最后两栏可以看到,最近13年间,17-20岁年龄层的身高不但毫无增长,
反而还有微幅下降,为此,日本很多专家十分烦恼,试图解析个中原因。
据笔者浅见,那恐怕是因为之前的身高增长已接近遗传基因所规定的“极限”,
除非基因在近期面临“突变”,否则增幅大概十分“有限”了吧?
(作者为日本大阪常磐会学园大学教授) 
PR
≪ Back  │HOME│  Next ≫

[42] [41] [40] [39] [38] [37] [36] [35] [34] [33] [32]

Copyright c 中国語メモ。。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NinjaBlog / Material By 深黒 / Template by カキゴオリ☆
忍者ブログ [PR]